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1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祖母:NL02-1657311大名鸽“速度男孩”全姐妹
世界名鸽“速度先生”(97年《De Vredesduif》鸽报全国鸽王6位)直女

chingshan32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chingshan32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五月是要開始迎接賽事的月份。四月最後一個星期已開始訓練鰥夫鴿。在鴿子已抱蛋十天後,雌鴿連同鴿蛋都會被移走。巢箱內的巢缽又要被弄個缽底朝天了,故選 用平底的巢缽比較好。雄鴿坐下去時比較和暖安穩,同時也不容易被翻轉恢復原樣。利日的鴿友且乾脆把巢缽拿出巢箱,代之是放進一塊木磚。
自雌鴿産下 第一枚鴿蛋時起,每一位鴿友都在舍頂拉起旗杆,鴿子每天就展開它們繞舍頂的飛行運動,晨早自六時至七始時,傍晚自五時至六時結束。開始時,舍頂飛行運動時 距只許十五分鐘。跟著就加長至半小時,最後甚而加至四十五分鐘。很多鴿友都認爲旗子會釀致鴿子變得神經緊張,但我卻懷疑這種說法。

chingshan32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兽医师迪威德访谈录

chingshan32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年轻化

chingshan32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hingshan32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hingshan32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 Oct 17 Thu 2013 20:24
  • 轉貼

自然养,自然赢

 

为了想让鸽子更快回家,大家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各显神通;可是,真有比运用鸽子天生本能更好的方法吗?

chingshan32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寡居为曾经拥有配偶而失去配偶。这是赛鸽鳏夫制基本的架构。鳏夫公鸽与母鸽配对,过一段时间把母鸽带走,大多时间公鸽独居。配对只是为了激发比赛欲望。有 时鸽友就是这样做:公母鸽配对,再分开他们,以放在一起作为动机。然而选手公鸽或母鸽鳏夫制不是全然如此简单;它是困难的技巧,需要专心、组织和守时,而 最主要的是观察鸽子及使翔鳏夫制的公鸽或母鸽反应为最大的激发技术。使用鳏夫制没有单一的规则:它存在许多变化,许多鸽友根据他们多年来的经验而成功。公 鸽和母鸽二者都可以用鳏夫制使翔。

chingshan32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hingshan32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01/27 21:20

chingshan32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hingshan32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hingshan32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五章
幼鴿專家大剖析
“從小論好壞”是大多數幼鴿專家的共同看法,
儘管這些擅長幼鴿賽的行家在管理和鴿舍的照顧上,
維持幾近一致的高品質要求,
但是在訓練、誘激和用藥上的做法卻有極大的分歧。
夏拉肯在本文中比較荷.比幼鴿專家的共同點和差異處,
針對不同做法的利弊得失,為鴿友提出建議。
荷蘭文有個新名詞:“幼鴿專家”。
這個新名詞在80年代中期出現。從那個時期開始,無論是在荷蘭或比利時,總有些鴿友開始在幼鴿賽事裡稱霸。
譬如一場總羽數1萬羽的幼鴿賽,有一個鴿友囊括了1,2,3,4,5名!這種事情以前絕對不可能發生,如今卻成為現實。
怎麼會這樣?一開始沒人能夠摸得著腦,因為那些贏家避口不談自己是怎麼辦到的。難怪會有種種說這些贏家有新式祕訣的謠傳,如野火燎原般散播開來。
“新世代”真有新式的訣竅嗎?
這個疑竇一點也不奇怪。
幼鴿賽裡快樂的贏家,以及其餘吃敗仗的鴿友,這兩者之間的人數比例變得懸殊和不正常起來。
祕訣在哪裡?
時光荏苒,那些“專家”之所以能獨領風騷的祕密已是眾所皆知:他們懂得如何控制鴿子的換羽!他們的幼鴿並不比別人飛得快,但別人的幼鴿換羽換得早。
大家都知道換羽的鴿子是飛不好的。當鴿子正在換羽時,即使你打開鴿舍大門,要牠們出去訓練,牠們連飛出去也不想。
當牠們洗澡時,你也會發現換羽中的鴿子很難飛起來。那是因為失去太多羽毛,讓牠們的身體變得太濕重所引起的。另外,換羽期也是荷爾蒙轉變的時期,在這段期間裡,鴿子並不是真的生病,但身體卻虛弱了下來。
由於這個緣故,時處歐洲鴿子換羽期的秋季,也正是各種疾病爆發的時機。這時鴿子的自然抵抗力已大為降低。
“幼鴿專家”是如何得以控制換羽的呢?方法有兩個:
──法蘭德省(比利時)流行使用可體松 (Cortisone, 一種蛋白異化荷爾蒙)。
──荷蘭普遍運用蔽光系統。
使用可體松等於是“摧毀”掉鴿子。這讓許多優勝鴿不能善盡為新主人孕育後代的責任。
即使政府認為此風不可長,並把可體松列為禁藥,但還是抑制不了這股使用的歪風。似乎很容易便能由鴿子的糞便裡檢驗出含有可體松與否,被查獲違法的鴿友會受 到禁賽三年的處分,至少這是那些請不起大律師辯護的鴿友的命運。至於那些請得起律師的鴿友,他們的律師會以檢驗過程不夠精確的抗辯來取信於法官,然後他們 便得以逍遙法外,繼續比賽。
所以,現在法律明文禁用可體松,每個想成功的幼鴿家別無其他選擇:只能用蔽光系統來控制換羽。專家的“祕密”被披露後,有些鴿誌和鴿報記者熱切地大吹大擂說:
“這對賽鴿運動有益!”
“這讓機會再度平等!”
“這使幼鴿專家的時代成為歷史!”
這些人可真是大錯特錯了。
因為即使是許多年後的現在,在沒一羽出賽的幼鴿正值換羽,以及大家都使用所謂的蔽光系統的情況下,幼鴿賽事仍是少數一群人的天下。
“現代幼鴿專家是否具備著若干共同點呢?”有人心裡可能會這麼納悶。沒錯,這些專家的確有著共同點。
其他類型?
他們好像創造出另一種類型的鴿子,一種“早熟”的鴿子。這全靠幼雛時期的汰選來完成。
“從小論好壞”是大多數“幼鴿專家”的一種說法,所以他們大都沒有 3 或 4 歲齡的好老鴿飛手。
大家都知道遠距離鴿舍(專飛1000公里以上的遠距離賽)的鴿子較晚熟。
還有,歐洲長距離強豪裡沒有一位是幼鴿專家。
這也就是歐洲鴿友搞不懂只飛幼鴿的外國鴿友,怎麼會跑來歐洲買長距離鴿,譬如巴塞隆納大賽的記錄鴿。
原因可能是因為外國的比賽環境比較艱苦,他們的地勢不像歐洲國家那麼平坦,氣候也沒歐洲溫和。
山區地形和熱帶氣候國家的鴿友最好買長距離鴿嗎?
或者他們最好還是不要引進遠距離鴿,而應該去跟“幼鴿專家”買鴿子呢?
我真的不知道答案。我只知道在歐洲,幼鴿賽的鋒頭絕不輸給長距離賽。
不過,這些幼鴿強豪還有其他共同點。
訓練?
毫無例外地,訓練的重要性非同小可。但是,如今的訓練方式有別於以往。
以前,鴿友把鴿子帶往 5 公里遠處,然後到 10、15、20、25公里等地方做陸訓。不過,這種方法已經過時了。
因為,訓練剛開始時,大部分情況是怎樣的呢?
頭三、四次陸訓的時候,一定是鴿友比鴿子先回到家。在離舍不超過10公里遠的地方,沒經驗的幼鴿可能要花上 1 個小時或更久的時間才飛得回來。
對於這種鴿子,強豪們發現即使再拉遠距離訓練也沒什麼意義。他們大部分的動作如下:
首先,他們把鴿子帶往5公里以外的地方,進而拉遠到10公里,接著遠至15公里左右。
然後,他們維持在這個距離做訓練,直到鴿子懂得在最快時間內直衝回家為止。這項標準達成後,他們才會把鴿子帶到更遠的地方放飛。
一旦鴿子又熟悉了路線,直接回舍後,他們才會再拉長距離,有時距離甚至拉到70公里遠。
70公里大抵是陸訓的極限,不過,大多數鴿友陸訓的距離不會超過30公里。
“幼鴿專家”訓練頻繁,有時在賽季開鑼前10或15分鐘都還不肯放鬆。
荷蘭和比利時的幼鴿賽在星期六舉行。近年來,有些鴿友以為在賽季裡加緊訓練有助改善賽績。有些鴿友甚至每天施訓,不過後來他們自己發現這種做法實在是誇張了點。現在,大多數強豪在賽季內是每週訓練幼鴿一次,一般是星期三或星期四,距離大都約為20公里。
餵飼?
講到餵飼,大部分“幼鴿專家”也都採取一致的態度和方法。
前10週他們餵幼雛吃“重”料,也就是富含蛋白質(比如豌豆)的飼料。
近年來,由於大腸桿菌猖狂,所以使用的添加食品也愈來愈多。醋(由蘋果釀製)和優格最被普遍使用,一般人相信酸(醋)和乳酸菌(優格)能夠抑制大腸桿菌。
幼雛長到10星期大後,也就是約離陸訓期開始前的一個月,他們開始改給較淡的飼料。食物約包含有三分之一的清除飼料和三分之二的正規飼料。
轉換飼料的同時,經常也施予副傷寒預防用藥。
這時候,在進行陸訓前,同時開始給鴿子做些訓練,是“絕對必須”的。
電解質的使用也愈來愈普遍。特別是在天氣炎熱的比賽過後,鴿體失水嚴重的時候,電解質就能幫上大忙。
含有大量鈣質的礦土仍被認為是最重要的輔助食品。
礦石必須每日更換是有原因的。只要礦石放在鴿舍裡太久,上面就會有灰塵堆積,鴿子也不會再啄來吃。
有些鴿友把礦石灑在鴿舍外的石質地板上。每次只要一下起雨來,礦石上面的灰塵就會自動被沖刷乾淨。
每回下過雨後,鴿子就會去啄食那些地上的礦土。
甚至鴿子在比賽飛返後,與其先進鴿舍,牠們做的第一件事情居然是去吃地上的礦土。這無疑地顯示出牠們的本能,並告訴我們礦石對牠們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
鴿舍?
強豪們也明白鴿舍的重要性。
鴿舍必須具備最佳的環境是最先決的條件。如果鴿子在鴿舍裡還必須持續跟壞環境作戰(例如氧氣不足、過熱、太潮濕或風太大),牠們永遠達不到好狀態。理想鴿舍的條件如下:
──保持合宜的溼度。
──日夜恆溫。
還有,所有的強豪都發現,最重要的是要讓鴿子(老鴿和幼鴿都一樣)在家(鴿舍)裡住得舒舒服服。
所以他們無不全心致力為鴿子打造一個舒適的環境。鴿舍裡到處都有棲架和巢箱,讓鴿子可以自由選擇地盤,甚或捍衛自己的領土。
鴿友應盡可能施以各種手段,去激勵鴿子熱愛自己的地盤。熱愛領土是鴿子飛返的一大誘因。
管理?
表現良好的“幼鴿專家”毫無例外地都花上許多時間跟自家的幼鴿在一起。老鴿賽則是另外一碼事,讓老鴿贏賽並不需要花費鴿主太多的時間和努力。
至於幼鴿,你則必須時常做觀察、訓練等等的工作。這些工作需要很多時間,所以幾乎沒有一個幼鴿專家是做全職工作的,而且許多幼鴿專家的老婆都下海幫忙,不然就是有合作的夥伴。
有個熱愛鴿子的老婆就好像如虎添翼。女人關愛的天性似乎正是幼鴿最需要的一種東西。
因此,具備良好的鴿舍、訓練、飼料和鴿子品質等條件後,不表示你一定就能在幼鴿賽裡脫穎而出。
幼鴿只在獲得充分誘激的時候才能贏,必須要有理由讓牠們想飛回家。鴿友的任務就是找出這個理由來。
差異處
不過,荷蘭和比利時幼鴿專家的手法仍然不盡然相同。
他們的手法可劃分為兩類,各有其利,同時也各有其弊。
──第一類強豪是以自然制使翔幼鴿。這表示他們允許,甚至激勵幼鴿做交配。牠們在巢窩裡有幼雛的巢態下出戰大賽。一定是那羽幼雛驅使牠們加快速度飛回家,怎麼也不願放棄。這種方法的優點是不必要同時再給牠們做繞舍飛行的訓練,但你必須把牠們帶離鴿舍做陸訓。
──另一類強豪則把幼鴿依性別分開。入集鴿籠前半天,雌雄兩性的幼鴿可以相聚,比賽返舍後,雄鴿和雌鴿也可以在一起到晚上。這個制度的優點是牠們一出舍就 可以繞舍飛個幾小時,所以你不用再帶牠們去做陸訓。不過,缺點是你很難看得出來哪羽幼鴿會有好表現。如果鴿友想要插組的話,問題可就大了。
這些專家也還可以分成下列兩組:
──一組不停地給幼鴿用藥,尤其是預防呼吸道疾病的藥物。
──另一組則鮮少用藥。
這兩組人都可能贏,但頻頻用藥的那組人等於走上一條不歸路,一旦他們停止給藥後,問題馬上層出不窮。
以我本身為例
我個人的做法是把雌雄兩性的幼鴿分開,我認為色慾絕對是最主要的誘激。還有,我也不支持用藥這項做法。我痛恨鴿子生病,所以我篤信鴿子的自然健康,而我必須說,到現在我對自己的方法都還沒後悔過。
但是,有一點我們必須承認,如果只注重一時的效果,抗生素也許有用,甚至在純粹強調“暫時性”的情況下,抗生素就更加神奇了。
不過,如果你持續濫用抗生素,長期下來,你等於在把你的鴿族的自然抵抗力愈減愈低。
然而,不幸地,這正是許多鴿友目前的做法。
病菌和抗生素在鴿子體內抗戰,最後勝出的一定是前者,這個事實科學家不得不贊同和害怕。
呼吸道病症是許多鴿友的噩夢。前提是我們應該尋求如何預防,而不只侷限在用藥治療。
擁有一個良好的鴿舍,加上一群自然抵抗力強且免疫力健全的鴿子,就等於有了一個好的開始。


Schaerlaeckens
? Ad Schaerlaeckens

第六章
賽鴿王國強豪奪標法
冠軍強豪針對某個特別賽事做準備時,
總將哺雛的幼鴿視為處於最佳巢態。
但對每一場賽事都想取得好賽績的鴿友而言,
他們多半是採用將雌雄鴿分開的制度。
自然制與鰥夫制各有利弊,
端賴強豪們憑藉機智來判斷。
鴿活動在荷蘭和比利時,與台灣相當不同,我在之前的文
章裡已經介紹過。老鴿賽一直以來都是歐洲的重頭戲,現在仍是一樣。直至60年代以前,歐洲鴿友總認為幼鴿賽一無是處,只是徒增自己的負擔而已。幼鴿賽只是 他們為未來老鴿賽所做的準備動作,也就是說,只是為了讓鴿子們在參加老鴿賽之前,累積一些經驗而已,幼鴿賽的意義除了訓練以外,並未有其他特殊含義。
其轉捩點是在50年代,由荷蘭的一個鴿會舉辦了一場奧爾良(Orleans)幼鴿全國賽。這場賽事對於位處南部的鴿友而言,空距約為420公里;位置偏北 的鴿友,他們則需克服650公里的長途距離。有許多鴿友反對這場比賽,因為距離實在太遠了,他們認為幼鴿飛不了這麼遠,因此,有許多北部的鴿友並未參加這 場比賽。那些持反對意見的鴿友,他們似乎是對的,因為這場比賽變成一場災難,約有三分之一的幼鴿迷飛掉了。然而,相反地,這卻不代表奧爾良幼鴿賽的結束。
潛移默化
鴿友們開始逐漸了解,幼鴿其實能輕鬆飛450公里或更遠的距離。他們對幼鴿賽的興趣開始逐漸濃厚起來,奧爾良幼鴿賽變得極為熱門,並且在後來演變成為全世 界最大規模的幼鴿賽。到了90年代,奧爾良一場幼鴿賽的參賽幼鴿,數目不會少於25萬羽。“放飛的幼鴿遮黑了整個奧爾良的天空,像是日蝕一樣。”雜誌上這 麼形容著這裡的賽事。到了70年代,鴿友對幼鴿賽的看法已全然改觀。幼鴿賽不再只是為幼鴿未來所做的訓練而已,它吸引鴿友參與的魅力,變得和老鴿賽不相上 下。其中一個原因是由於老鴿賽裡贏賽的,永遠都是那幾張熟面孔,幼鴿賽的贏賽機會則較為平等,每個鴿友都有贏賽的機會(在那個時代而言)。
因為鴿友的積極參加,不同鴿會舉辦的幼鴿賽愈來愈多,有的空距甚至長達600公里,而且極少有幼鴿迷飛掉。因此,我們有了一群新型鴿友:他們對老鴿賽的興 致減低,但熱中於幼鴿賽,他們被稱為“幼鴿專家”。幾年內,他們領先群倫,狂掃幼鴿賽事。現在,我們面對一個極為有趣的處境:人們在過去說“幼鴿賽的贏賽 機會人人均等,每個人都能奪冠”,現在卻演變成全然不同的新時代。幼鴿賽變成一種“家族舞會”,對其他多數人一點都不好玩,只有幾個開心的鴿友贏得勝利。
一般鴿友都不能忘記自己在出發點,即被這些“幼鴿專家”打敗的經驗。尤其是那些長距離鴿族,牠們在出生那一年的幼鴿賽裡,大都是要俯首稱臣的。我即將要告 訴各位,有關那些幼鴿賽超人,他們幼鴿奪標的方法。雖然我不能十分肯定,歐洲鴿友一定比台灣鴿界的同好優秀。但是金錢在台灣鴿界氾濫著,而且當牽涉到金錢 時,我想就沒人能當得起傻瓜。
育種
那些“幼鴿專家”一般在11月底或最晚在12月中以前開始育種,那時正處於白天極為酷寒且短暫的嚴冬。因此,我有一個忠告給親愛的讀者:如果你打算做一趟 荷蘭或比利時之旅,切記不要安排在冬天,否則你絕對享受不到旅遊的樂趣,而且許多人甚至會患有冬季憂鬱症呢!然而前述那一些鴿友則不會,因為他們那時正忙 得沒時間去看心理醫生,他們把整個冬季的時間都花在育種上忙碌著。鴿子不會在白晝時間短於 7 小時的時期裡配對,因此鴿主必須延長白晝的時間,也就是必須隨時給鴿子餵水,因為水很快就會結成冰塊。他們所能做的,便是在上午 7 時開啟光源系統,直到晚上 9 時為止。在配對前開始如此持續進行10 天,在11月到12月配對的鴿子,牠們的幼雛在元旦前就將近有 1 個星期大,那時即是為牠們掛上新年度腳環的時候。專精長距離賽的鴿友,則在稍晚才會讓鴿子配對,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在幼鴿賽裡一點贏賽的機會都沒有。幼鴿在 前 4 個月裡,以含高蛋白質(豌豆)的食物,獲得良好的餵飼。他們認為這是一種能促進幼鴿發展的良方。
訓練
那些“幼鴿專家”一般在4月開始“調淡”飼料。“調淡”表示飼料較易消化,即是含較少如豌豆的蛋白質,以及增加“淡料”的份量。幼鴿在被餵飼淡料的同時, 也開始接受繞舍訓練,這是必要事項。假若鴿舍門大開時,幼鴿不能繞舍飛 1 個小時,那麼稍後的施訓對牠們而言亦是枉然。假若有幼鴿在自由後並不想盡興翱翔,那表示牠是“無用的”,也就是說,牠將來的賽績會很差,甚至很快就會迷飛 掉!
大部分的冠軍強豪在 5 月開始施訓,那時幼雛已有 5 個月大。5個月大的幼鴿,以台灣的標準而言已過大,但是各位應該了解,荷蘭的天氣比台灣惡劣得多了。而且為取得牠們機會的平等,我們這裡的幼鴿絕不會在壞 天氣裡比賽或訓練。但是天氣是變化莫測的,因此可能發生一些鴿子在返家途中,遇上壞天氣的狀況。在這種狀況下,還能飛回贏賽的鴿子,值得成為各位在買鴿時 的追逐目標。像我認識的一位日本贏賽強豪,他買鴿的眼光就比其他鴿友獨到多了。為什麼呢?因為他在買鴿前,一定會先探聽鴿子贏賽的賽事天候,換句話說,就 是每羽鴿子贏賽機會是否平等。這亦是我們歐洲鴿友評定一羽贏賽鴿好壞與否的必備工作,我們會將賽事的天候考慮在內。自然地,這位強豪痛恨靠運氣獲勝的賽 事。但是,這種賽事也有其正面的一面:沒沒無聞的小鴿友可能贏賽!這種賽事讓常敗軍因一回贏賽的甜頭,而選擇繼續留在鴿界。這時,他們並不在意自己是幸運 贏得比賽的,幸運的贏賽鴿是指那些背後正好吹著強勁順風時,飛出好賽績的鴿子。
讓我們回到訓練這個主題。我以10公里的距離開始做訓練,以下我們所謂的“拋飛”(即是英文“訓練”的意思),則是以15公里開始,接下來再做25公里。 在鴿子首回並不能直接回巢的拋飛距離裡(一般為20公里),我會維持這個距離拋飛,直到牠們懂得直飛回巢為止,然後我才會加長拋飛距離,由30公里直到 70公里左右。
競翔行程
賽季在6月底開鑼,大賽(奧爾良全國賽)則在8月初。這場全國大賽以前是在8月底舉行的,而那時正好遇上幼鴿的換羽期。換羽是幼鴿賽的大問題,換羽的幼鴿 會贏不了比賽的。那麼鴿友是如何因應呢?就是以人工方式來阻止換羽。之前是使用可體松賀爾蒙,然後又流行“蔽光系統”。為什麼現在鴿友不再使用可體松賀爾 蒙了呢?現在鴿界禁止使用它,因為它被視為一種禁藥。被發現使用的鴿友,會受到禁止出賽三年的處罰。荷蘭和比利時的賽鴿協會(NPO和KBDB)想要引導 鴿友,不再以人工方式來停頓鴿子的自然換羽,因此他們調整了幼鴿大賽的比賽日期。現在的幼鴿大賽比以前提早了一點。幼鴿賽季從90公里的空距做起點,接著 每一星期逐漸增加比賽距離。幼鴿大賽(全國賽或半全國賽)的飛距,由400~600公里左右。
差異處
另有一點各位不可不知的事情,是比利時的賽鴿狀況,相當有別於其他歐洲國家。比利時鴿友與荷蘭、德國鴿友的不同之處,在於他們可以有所選擇。他們 5 月初由魁夫蘭(Quievran)開始幼鴿賽季(對位處北部的鴿友而言,距離約為50~145公里),而且由此開始,每個週末在魁夫蘭都會有一場幼鴿賽。 各位能相信有鴿友只參加同一放飛點的比賽嗎?荷蘭鴿友經常因為飛距太短,取笑這些比利時鴿友。另一方面,我們必須知道, 至多有25萬羽幼鴿會同時在魁夫蘭放飛,牠們光是出籠找到回家的方向就夠不容易的了。比利時幼鴿賽在5月底開始在拿永(Noyon),或其他類似地點放飛 (飛距160~250公里),而且鴿友在之後的每個週末,都可以再來這裡比賽!進入 6 月之後,每個週末都有幼鴿中距離賽(飛距約350公里),然後才是全國賽。因此比利時鴿友在 7 月以後,即可選擇每週讓他們的幼鴿,參加由魁夫蘭或拿永出發的比賽(短距離賽),而且他們也可以選擇參加中距離賽。因此,他們一天可同時參加 3 場比賽。少數鴿友(冠軍強豪)偏愛中距離賽和全國賽,因為這些賽事較具影響力和優越性,並且較能吸引媒體的注意。
一般鴿友大都只參加短距離賽。還有一種“沉迷參賽”類型的鴿友,他們在每個週末,狂熱地參加由魁夫蘭、拿永出發的短距離賽,還有中距離賽。因此,他們在早 上、中午和下午都在等參加不同比賽的幼鴿歸巢錄時。各位可以想像,他們承受的壓力有多大!我能告訴你,身為這種“沉迷參賽”的鴿友的妻子,她們的週末一定 開心不到哪去。
荷蘭鴿友並不能有這種選擇。每個週末我們只有一場比賽,難怪外國鴿友經常納悶,為何我們的參賽鴿數總是多得那麼可怕。
額外飼料
除正規的鴿食外,礦土(蠔殼)被認定是對鴿子最重要的另外一種鴿食。冠軍強豪的做法,就是讓他們的鴿子盡量增加礦土的攝食量。礦土應該每天或每兩天更換, 鴿子不會吃那些吃剩的礦土,因為上面會沾滿塵埃。鴿子喜歡吃新鮮的礦土。有一位醫生(他是個專精於鴿子方面的科學家)曾經告訴我,礦土內的礦物質對鴿子的 重要性。
“你應該在飼缽裡放些礦土和正規飼料,然後你看看那些經歷艱困賽事後返家的鴿子,牠們有何不同。”他這麼告訴我。我照他的話做了,而且經實際實驗,證明了 他的說法沒錯。那些鴿子是先去啄食礦土的。我認識一位定期在鴿舍前,灑下一些礦土的鴿友。結果他那些賽畢歸返的鴿子,牠們都先停降在地面上啄食那些礦土, 而不是先飛進鴿舍裡去!那是鴿子的本能!牠們的身體需要礦物質。鴿子在賽畢返舍後幾天,直到週末前,都只被餵飼容易消化的淡料,比賽前,牠們再吃到額外的 玉米或花生,以建立牠們所需的能源。
用藥
你可能會覺得驚訝,但是用藥在賽事裡,其實並不被視為重要部分,但鴿舍相形之下則顯得相當重要。這是因為多變的天候因素,重點是我們必須建造出盡量不會受 多變天候影響的鴿舍。假若真有病症發生,多半都和呼吸道方面有關。一般冠軍強豪注重預防勝於治療。最佳的預防方法,即是營造完美的環境(鴿舍)。鴿友嘗試 不用抗生素的原因,在於他們想要避免自己的鴿子,不致在年長後持續面對健康問題。
而且如同我在之前提過的,即使幼鴿賽風在當今方興未艾,大多數鴿友對老鴿賽的興致仍濃厚未減。“幼鴿專家”仍然只佔鴿友的少數部分,他們有些並不擔心這些 幼鴿的未來,他們只專注於牠們在幼鴿賽事的賽績。因此,這些人即以抗生素來治療幼鴿呼吸道方面的病症。這些含抗生素的藥品,在台灣也相當普遍知名。當幼鴿 6個星期大時,牠們被施以預防膣炎症(trichomoniase)的治療約1週,然後在賽季開鑼前再治療一回。盡量避免在賽季期間進行任何的藥物治療。 最普遍使用的藥物是羅尼唑(Ronidazole 10 procent),許多冠軍強豪都會再添加葡萄糖。球蟲病並不可怕,很少鴿友會針對球蟲做用藥治療。球蟲一般都是因不良的鴿舍環境(過溼)或二度傳染(沙 門氏菌)而起的。許多治療球蟲的藥物,更成為“鴿體自然狀況的殺手”。
大多數的冠軍強豪都不相信,維生素對賽鴿有何良效。一般人相信維生素對種鴿和換羽期的鴿子或病鴿會有所助益。電解質普遍在酷熱的賽事後使用,鴿體必須補充因熱而耗失掉的水份。
管理制度
鴿友一般使用兩種不同的管理制度,它們各有其優缺點──
1. 自然制
這表示幼鴿是在孵蛋或哺雛的巢態下出賽的。一般在目標為奧爾良和波治全國大賽的鴿友所應用。我曾經針對全國賽的優勝鴿做過一個研究:65%的贏賽鴿在出賽 時,都是處於哺雛的巢態,因此自然制對那些志在一、兩場大賽的鴿友而言,似乎是個不錯的制度。其缺點是正處於孵蛋巢態的幼鴿,出賽時鮮少有好賽績,牠們的 巢態和誘激巔峰只能維持 2 個星期,牠們的巢態巔峰即是哺雛時期。自然制的另一個缺點,即是無法同時施以繞舍訓練,訓練被視為最重要的一環,鴿子必須被迫而飛(搖動一顆球或一面旗 子)或是將牠們載往遠處拋飛。
2. 鰥夫制
另外一種制度則是將雌雄賽鴿分開訓練,俗稱鰥夫制。這個制度的優點是,只要是體格優秀的鴿子,都可以獲得充分的繞舍訓練。大多數冠軍強豪,牠們都採用這種 制度。雄鴿和雌鴿被關在不同鴿舍,早上訓練雄鴿,傍晚訓練雌鴿,或者順序相反也無所謂。雌鴿和雄鴿在入集鴿籠之前幾小時,可以在一起溫存。假若是極度酷熱 的天氣,雄鴿在入集鴿籠前一天,即可獲允和雌鴿相聚。這麼做的原因,是待牠們冷靜下來和不再興奮後,再將牠們關入集鴿籠。集鴿籠內的鴿子,若仍處於興奮狀 態又充滿緊迫,牠們在被運輸往放鴿地的旅程中,會變得過度勞累不堪。
結論
冠軍強豪針對某個特別賽事做準備時,哺雛的幼鴿被視為處於最佳巢態。但對每一場賽事都想取得好賽績的鴿友而言(奪標並不是他們的第一目標),他們都會採用 將雌雄鴿分開的制度。這些是荷蘭和比利時強豪們的想法和使翔制度。他們是對的嗎?或者他們能否做得更好?針對這個問題,我想我該向台灣的冠軍強豪取經才 是。

chingshan32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標:如何獲得超級誘激?

chingshan32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Oct 17 Thu 2013 20:12
  • 方向

 

chingshan32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hingshan32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克拉克鴿系

chingshan32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hingshan32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